【微型小说】马清贤/浮戏山下赊剪人

尊龙amiblue
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尊龙amiblue > 新闻动态 > 【微型小说】马清贤/浮戏山下赊剪人
【微型小说】马清贤/浮戏山下赊剪人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4:39    点击次数:124

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,虽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已经踏遍了大半个中国,但中岳北麓的浮戏山,因为地处偏僻、山高林密,相对来说还算是一片安静的地方。于是,那些在城镇和平原上无法忍受战火蹂躏的百姓,纷纷携家带口逃到山里来避难。

1943年的冬天,山里忽然来了一个奇怪的卖剪刀的人。他一路上东张西望,见村就进,遇人就高声吆喝:“卖剪刀喽 ——” 这人怪就怪在,卖出剪刀当时并不收钱,他说要等到我国军民把日本鬼子彻底赶出中国时,再来收账。

东院的赵老婆半信半疑地问:“你不怕人家讹了你的剪刀钱?听说日本鬼子可凶啦,谁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把他们打跑啊?” 卖剪人却胸有成竹地笑了笑:“不怕。打跑日本鬼子,也就四五年的光景。短短几年,谁会不认识谁啊!大娘,您若需要,尽管拿去用,我这剪刀锋利得很。”

赵老婆打趣说:“那我可真要拿了啊。你不问问我叫啥?不怕我讹你钱?” 卖剪人哈哈大笑:“谁不知道您是东院的赵大娘?您要是会讹我的钱,这天底下就没好人了!”

展开剩余73%

村民们跟着笑了起来,但笑声里带着一丝诧异 —— 这人谁都没介绍过,他怎么知道赵老婆姓赵,还住在东院?山里人老实,明白那是个多事之秋,不该问的别乱问,于是该买的买,不买的就散开了。

就这样,卖剪人在浮戏山里转了一圈,顺利卖完剪刀,便悄然离去。

到了第二年秋天,一支队伍悄悄进入浮戏山,在山坳里建立了一所医院,门楣上挂着牌子 ——“八路军豫西支队后方医院”。医院里的医生护士不仅救治从前线转运来的伤员,也为山里的穷苦百姓看病抓药,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信任。

时光飞逝,转眼到了一九四五年秋末,医院忽然接到命令要撤走。村民们不解地问:“这里好好的,为啥要走啊?” 医护人员笑着回答:“日本鬼子投降了,被赶出中国了!我们胜利了!上级让我们到别的地方去开展新工作。”

日本鬼子真的被打跑了?人们猛然想起那个卖剪人 —— 他的话竟真的应验了。于是,大家赶紧准备好剪刀钱,心想说不定他很快就会来收钱。

果然,没过半年,山里又响起了熟悉的吆喝声:“卖剪刀喽 ——” 还是那身装束,还是那张面孔,风尘仆仆地来了。

村民们 “呼” 地围了过去,有的还钱,有的拉着他问长问短,把卖剪人忙得不可开交。赵老婆一边付钱一边笑着说:“你那剪刀还真好用,这回带了没有?我想给闺女也买一把。” 卖剪人笑着说:“带了,带了。出门不带货,不如在家歇着。大娘,您挑吧。”

有人问:“这回怎么卖?” 他依旧说:“先用着,不收钱。等到共产党坐天下,穷苦百姓翻身做主人时,我再来收钱。”

“好!我们都盼着那一天!” 于是,又有不少人 “买” 下了他的剪刀。

大约两三年后,浮戏山的人们隐约听到远处传来 “轰隆隆” 的炮声。几天后,外出打探消息的人回来兴奋地说:“郑州解放了!解放军正往南方开,很快就要打过长江,解放全中国了!”

这时,大家又想起那个卖剪人,都说他是未卜先知的 “神仙”。有人提议:“他再来时,咱们一定要留他多住几天,让他给咱算算命、看看相。”

可这一等,就是一年。直到一九四九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他也没来。又过了一年,抗美援朝战争爆发,浮戏山的乡亲们才再次见到了他。

这一次,他的模样与当年大不相同 —— 一身戎装,腰板笔直,神情威严,却依旧笑容可掬,说话风趣。一问才知道,他已是县里的武装部长,这次来浮戏山,是为了征兵。

认出他的村民们纷纷围上来:“部长,我们还欠您剪刀钱呢!” 他摆摆手:“不要了,不要了。几把剪刀算什么?今天我来,是要带你们的子弟去当兵。你们舍得不舍得?”

村民们齐声说:“舍得!不过,您当年为啥卖剪刀不收钱,还能未卜先知呢?”

部长笑了笑,解释道:“这不算未卜先知。我当年是八路军的侦查员,来浮戏山是为了开展工作。卖剪刀不收钱,是为了更好地接近乡亲们,了解情况。我只是善于观察、思考和推断罢了。”

有人又问:“那这回,您不给我们留点希望吗?”

部长爽朗大笑:“当然留!这回我要说的是 —— 抗美援朝一定能胜利!到那时,我们的子弟兵一定会披红戴花,载誉归来!”

话音刚落,浮戏山里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,久久回荡在山谷间。

发布于:河南省

上一篇:邮储银行沙湾营业所联动反诈中心成功拦截8万元涉案资金
下一篇:没有了